孩子放学一回家,你就急着催,“作业写完没?” “没写完赶紧去写”......

殊不知这句话背后,透露出多少你不知道的秘密。

请记住一句话:“孩子不怕累,不怕苦,怕的是不被理解,不被真爱!”

01

不是“作业”出了问题,

而是“爱”出了问题

孩子一回家,我们第一句话就是:“作业写完了吗?” 这句话折射出的是父母爱的苍白,爱的能力的缺失。

孩子在内心中呐喊:“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?”孩子们无法理性表达内心的意识,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:顶嘴、磨蹭、坐不住、沉默不语、惹是生非……

有爱的能力的父母,一回到家,看到孩子,首先会和孩子打招呼:“宝贝,妈妈回来了,妈妈挺想你的,今天你累不累啊?”

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,“妈妈,我不累,我先把作业写完”。

孩子只为“爱”而努力,如果不是为爱而努力学习的孩子,可能不是“真的努力”,随着孩子长大很多问题会逐步显现。

02

换位思考,感受孩子

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,想休息一会儿,不太想做饭,这时你的老公不关心你反而直接说:“饭做好了没有!怎么还不去做饭!”你的心情会如何?

你当时可能有两种选择:

第一,生着闷气去做饭,积累抱怨,直到抱怨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,产生恶劣影响;

第二种是表现自己的情绪,直接抱怨甚至吵架,当下就产生恶劣影响。

换位思考,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“作业做完了吗?”“怎么还不去写作业!”的真实心情和“讨厌父母”就是“讨厌学习”的后果。

03

请父母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

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,想休息一会儿,不太想做饭,而你老公会关心地说:“老婆怎么了?累了就不要做饭了,我们出去吃饭吧!”你会觉得老公真好,内心的疲惫很快会消失:“别出去吃了,我马上给你做。”

当人被理解被关爱的时候,是最愿意付出努力为关爱和理解自己的人的。

请父母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,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,孩子需要的是爱,而不是要求。

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,孩子会对自己有要求;当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,你会发现,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“缺爱”当中,就是生活在“溺爱”当中。

04

孩子学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,

父母应该这样做

家长应该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,不要总觉得是孩子的问题。很多时候,是家长不经意间的言行导致孩子写作业拖沓、不认真,甚至不愿意写作业。

我们要知道,每一个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不是天生就这样,而是跟后天的影响有关系。相信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情况,下面这几点,就是孩子学习时,父母应该怎么做的正确打开方式,大家可以对照一下:

孩子正在写作业时,您在干什么?

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, 嘴里不停叨叨:“写快点。”“别磨蹭。”“不准看电视,好好学习。”孩子就会不高兴:“凭啥你就能看电视,我就不能看,真不公平。”

如果大人也看书,不打扰孩子, 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。孩子才能心态平和,心思都在学习上。

孩子写作业磨蹭、拖拉、不专心,该睡觉了,作业却没写完。您会怎么做?

要严肃地、平静地对孩子说:“孩子,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,你要 对自己的事负责,没写完不准写了,该睡觉了,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。 ”(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 一些后果。)

这样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很后悔,心里想:“这下完了,怎么跟老师说呀,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,不然还得挨批。”

孩子一直看电视,不睡觉不写作业, 您怎么做?

平静对孩子说:“孩子,你该写作业了,如果写不完会挨批。你还想看多久?”孩子:“我再看10分钟行吗?”家长:“行,说话算数,到时间就关电视。”双方各退一步。时间到了,孩子主动关电视,去睡觉或写作业。

孩子考试不及格,您看到成绩单后怎么做?

安慰孩子:“孩子,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,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, 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,然后解决它,好不好,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。我相信你,下次一定会有进步。 ”

孩子就会认真地找原因去了,心里想:“我要努力,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,我一定行。”

孩子问了个问题,不懂该怎么回答?

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好事,你可以对孩子说:“你这问题把我难倒了,能问这么难的问题,证明你动脑筋了,不错。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,好吗?”

孩子心里因为你的表扬和谦虚而感到高兴,以后遇到问题不会轻易放弃,锲而不舍地学习,逐渐提高自学能力。

当家长越把家庭作业当成你的职责,孩子们就越不会将其看成是自己的事情。那些认为家庭作业对自己的父母要比对自己更重要的孩子,不会承担起家庭作业的责任。

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,做作业是一件新鲜事,什么时候做,在哪里做,如何有效率地做,都需要探索和学习。

当我们能站在孩子立场上思考的时候,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孩子;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爱以后,才能爆发出巨大的潜力!